很多人以为,写小说就是坐在电脑前,天马行空地编故事,靠的是灵感和文笔。
事实上,真正的小说高手,他们比拼的不仅仅是文采,更是思维的深度、广度和精度。
他们笔下的每一个故事,都是他们“思维”的投射。
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:读到一本烂尾小说,气得想给作者寄刀片?或者看到某个角色做出匪夷所思的行为,让你忍不住吐槽“这不合逻辑”?再或者,读完一本小说,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,醒来后什么也没留下?
这些让你“意难平”的瞬间,其实都暴露了作者在思维层面的不足。
写小说,本质上是写思维。
你创造的每一个角色,设计的每一个情节,构建的每一个世界,都需要经过思考和推敲。
你的价值观、人生观、对世界的理解,都会在你的小说中留下痕迹。
图片
三大思维“引擎”,驱动你的小说世界!
逻辑思维:让你的故事“无懈可击”逻辑思维,是小说创作的“基石”,它就像建筑物的地基,决定了你的小说情节能否站得住脚。
小说比现实更讲道理。
有时候现实更魔幻,它毫无理由,有时候甚至莫名其妙。
但小说却讲逻辑,你让角色中彩票,得先想好他之前买了十年固定号码;你写凶杀案,得算准所有人在案发时间的动向。这和程序员写代码一样,少个标点符号都会崩。
人物的行为要符合他们的性格和动机,情节的发展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,世界的设定要自洽,不能前后矛盾。
举个例子,如果你写一个侦探小说,凶手在密室里杀人,却没有任何合理的作案手法和动机,读者肯定会觉得“这不科学”。
再比如,如果你写一个科幻小说,却违背了基本的物理定律,读者也会觉得“出戏”。
所以,在写小说时,你需要不断地问自己:
这个情节是否符合常理?
人物的动机是否充分?
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?
故事是否存在逻辑漏洞?
这个世界的设定是否自洽?
只有经过逻辑思维的反复检验,你的故事才能“无懈可击”,让读者沉浸其中。
图片
同理心思维:让你的角色“跃然纸上”同理心思维,是小说创作的“灵魂”。它决定了你的人物是否鲜活,是否能打动人心。
同理心,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。
写小说,你需要“化身”为你笔下的每一个角色,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,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,明白他们的行为动机。
比如,你要写一个反派角色,你不能简单地把他/她塑造成一个“坏人”,而是要深入他/她的内心世界,挖掘他/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,他/她有什么样的过去,他/她有什么样的苦衷。
只有这样,你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、立体丰满的人物,让读者产生共鸣。
再比如,你写霸道总裁时,得同时激活他的精英思维和童年创伤;写菜场大妈,要兼顾她的市侩算计和偷偷资助大学生的善念。
这比玩剧本杀烧脑100倍。
在写小说时,你需要不断地问自己:如果我是这个角色,在这样的情境下,我会怎么想?我会怎么做?他/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?他/她的内心感受是什么?是喜悦、悲伤、愤怒、恐惧,还是其他?他/她和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如何?是爱、恨、嫉妒、依赖,还是其他?
图片
系统思维:让你的世界“栩栩如生”系统思维,是小说创作的“骨架”。它决定了你的世界是否完整。
系统思维,就是把事物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能力。
写小说,你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,这个世界有它自己的规则、文化、历史、地理、种族、势力……
比如,你要写一部奇幻小说,你需要考虑:这个世界的魔法体系是什么样的?有哪些不同的种族?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?这个世界的历史是怎样的?有哪些重要的事件?这个世界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?有哪些重要的地点?这个世界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?有哪些主要的势力?
只有运用系统思维,你才能创造出一个真实可信、充满细节的世界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
你写的不是小说,而是你的“思维宇宙”:你创造的不是人物,而是你对人性的理解;你构建的不是世界,而是你对世界的认知。
图片
END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